本报在乌鲁木齐也遇到一些极普通汉族市民说,贫困是犯罪的根本原因。
这一前景是如此简单和容易理解,因此,很有可能早就悄悄转化成了现实选择的一部分,有感于产业前景的黯淡,部分外向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得不选择收缩乃至关闭,并将抽出的资金用于购买房地产等用于保值。由于时滞,通货膨胀尚未成为现实,于是,除了那些失业和在失业边缘的人群,普通人并未察觉到上述矛盾现象的危险,这也麻痹了大多数人对未来的不良预期,所谓V形还是U形反转的乐观,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之上。
为此,中国启动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,并采取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,以试图维持住经济景气,并期待着好消息的来临。但是,尽管全球经济确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糟,却很少有人相信庞大的外部需求会再度出现——— 一个简单的数字就可以说明:美国储蓄率在2009年5月达到了6.9%,创1993年以来最高。前半年让人瞠目结舌的放量信贷,已逐步将通货膨胀的预期根植于人们心中,让投资的需求得到了相当的放大,于是,负负得正的数学法则,在经济运行中也可以成立,看似荒谬,却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。而危险则在于,将一个婴儿的血抽入另一个婴儿的体内,而且是将相对衰弱的婴儿的血抽入到相对健壮的婴儿体中,那么,这样一对连体婴儿所共有的生命延续,其实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危险的轨道。于是,一方面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私营部门的继续萎缩,一方面则是有着资金获取和垄断地位的国有部门的狂欢,这样一半火焰、一半海水的中国经济,与其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,在我看来毋宁说更像是一个连体婴儿。
在这样的结构下面,高涨的投资和低迷的内需从来都是联袂而至,保持这一连体生命体存活的,也就是外部需求为后盾的经济高速增长,而在失去了这一前提之后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,就更像是一针兴奋剂,而非救命药,因为其作用不仅不是均匀地作用于全体,而更可能是加速了从此到彼的抽吸的速度长期以来,美国依靠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来推动经济持续前进,却将制造业大量的转移至中国等低成本国家。进入专题: 房价 。
我们知道,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,我们至今未能找到新的增长点,民众的收入增长缓慢,加之失业率居高不下,民众的消费能力是受到制约的。开发商这个最着名的皮包商群体,这个整天游手好闲的群体,在这场赤裸裸的掠夺者,大获全胜,并成为这个社会的富者、尊者。比两个4万亿救市计划还要多。因此,中国的住房市场是高度垄断下的畸形的机制,房价根本没有任何市场调节的土壤或者条件。
具体到地方,房价涨幅更为惊人。因为,在发达国家,开发商供应住房在整个住房供应体系中所占比例,一般都在25%左右,而保障性住房或者带有保障性特征的住房,则占比非常高。
立即像做贼被发现了似的,贼眉鼠眼、目光游离,像一个手淫过度的变态狂,一刻也不敢正视我,我一抬头,他眼光就快速躲闪开。倘若这些资金不被既得利益集团掠夺,中国的内需何以长期萎靡不振?可想而知,当这些巨额利润集中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手中的时候,对民众购买力的蚕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。商品房销售额15800亿元,同比增长53.0%。比如,美国含有保障性质的住房,占了整个住房供应体系的80%(此数据引自马光远博士的研究)。
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上半年,房地产市场从2008年的低迷中迅速回暖。我想问的是,一味沉浸在推高房价所营造的血腥的掠夺氛围中不能自拔,将把这个民族引向何处?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复苏,必然造成羁绊,而这种羁绊在当下是很容易被忽略的。一直有一个开发商陈某,每天撰文辱骂三剑客。近日又有媒体披露,销售价格在8000-9000元/平方米的恒大御景半岛,楼面地价不过450元/平方米。
房价高涨,成为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及腐败官员的盛宴,他们欢天喜地地豪饮着人民的鲜血。开发商总是喜欢把过去低价拿的地,折算成现在的高地价核算成本,给人一种房地产开发企业微利的印象,这种移花接木之术实在太蹩脚了点。
后记:去年我推算中国房价将有一波大跌,但没有想到这波跌势如此快的结束。最近,这些人又集中火力开骂。
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资料统计显示,北京6月商品房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米13302元,比今年1月份上涨了2864元,涨幅为27%。博友们不必理睬这些人,在这个犹如末日的时刻,让他们自由地狂欢吧。财富分配机制的畸形与可耻,已经沦丧若此。开发商的庆功宴,是建立在民众痛苦基础之上的开发商作为住房的垄断性供应者,操控着房价的运行。财富分配机制的畸形与可耻,已经沦丧若此。
开发商这个最着名的皮包商群体,这个整天游手好闲的群体,在这场赤裸裸的掠夺者,大获全胜,并成为这个社会的富者、尊者。因为,在发达国家,开发商供应住房在整个住房供应体系中所占比例,一般都在25%左右,而保障性住房或者带有保障性特征的住房,则占比非常高。
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结果,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和中国消费能力的下降。开发商的庆功宴,是建立在民众痛苦基础之上的。
在运用利益分析法的时候,必须抛弃一切良好的意愿。后记:去年我推算中国房价将有一波大跌,但没有想到这波跌势如此快的结束。
信贷资金的汹涌注入,为房价制造了一个新的泡沫,一旦泡沫破灭,中国的房价又将走向何方?对于这样一个问题,有关部门至少应该多关注一下。其中,3月份环比上涨了0.2%,4月份环比上涨0.4%,5月份环比上涨0.6%,上涨速度明显在加快。一直有一个开发商陈某,每天撰文辱骂三剑客。同时,对占住户总数8.5%的困难户供应由政府补贴的60-70平方米的房屋,对占住户总数8.5%的特困户租给42平方米左右的房屋,每月仅收十几新元房租。
比两个4万亿救市计划还要多。博友们不必理睬这些人,在这个犹如末日的时刻,让他们自由地狂欢吧。
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,因为,这对中国经济的危害、对民生的危害太大。比如,美国含有保障性质的住房,占了整个住房供应体系的80%(此数据引自马光远博士的研究)。
那么,这些年来,民众为高房价,为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暴利(前者卖房后者卖地)付出了多大代价呢?2000年至今,最保守的估计也超过10万亿元。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,住房是一种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,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,住房都是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密切相关的。
倾一国之力救房价、救几个开发商的结局,是我曾经想到的,但被我自己推翻了。具体到地方,房价涨幅更为惊人。新加坡设计的这种住房体系,既很好地解决了国民的住房问题,也能有效避免房价的失控——其实,在这种大背景下,商品房的涨跌已经无关大局。最近,这些人又集中火力开骂。
因此,中国的住房市场是高度垄断下的畸形的机制,房价根本没有任何市场调节的土壤或者条件。开发商总是喜欢把过去低价拿的地,折算成现在的高地价核算成本,给人一种房地产开发企业微利的印象,这种移花接木之术实在太蹩脚了点。
房价领先实体经济,在快速高涨声中复苏,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现象,而这种现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。而在中国,政府作为土地的唯一供应者,享受着高度垄断下的土地增值收益。
房价高涨,成为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及腐败官员的盛宴,他们欢天喜地地豪饮着人民的鲜血。倘若这些资金不被既得利益集团掠夺,中国的内需何以长期萎靡不振?可想而知,当这些巨额利润集中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手中的时候,对民众购买力的蚕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